讀者劇場:讓孩子在角色中愛上閱讀與表達
讀者劇場:既有趣又能提升閱讀理解與表達能力
「讀者劇場」是一種結合朗讀與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,非常適合已經具備基礎閱讀能力的孩子。
在活動中,老師會將劇本中的角色分配給孩子,每個孩子負責朗讀自己角色的台詞,並透過表情、語氣和動作,模擬角色的情緒與互動。
這樣的方式不僅讓朗讀變得更有趣,也能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理解、表達能力與自信心。
讀者劇場操作五步驟
步驟一:選擇合適的文本
挑選篇幅適中、情節簡單的故事,例如繪本、童話故事或課文改編。初期可選 2–4 人的小短劇,避免角色過多或台詞過長。
步驟二:分配角色
依孩子的語言能力與個性安排,例如
害羞的孩子 → 先分台詞少的角色
喜歡表現的孩子 → 分配主要角色,發揮聲音與情緒
步驟三:帶領練習
老師或家長示範如何用聲音表達及演繹情緒,像是:開心拉高音調,生氣語氣短促,傷心語速放慢等。
練習小技巧:
-
分段練習:先練習短台詞,逐步增加長句。
-
模仿與創意結合:鼓勵孩子加入自己的表現方式,如表情或小動作。
-
情境想像:引導孩子模擬角色情境,例如:「如果是你走丟了,你會怎麼做?」
-
分角色對練:可以分成小組練習對話,互相聆聽、輪流說話。
-
即時回饋:給予正向回饋,如「這句念得很有感情!」
透過練習,孩子能學會用語氣、表情與動作表達情緒,提升語感與自信。
步驟四:增加趣味性
可以加入小道具(帽子、頭飾、玩偶)、音效(拍手、敲桌子)或動作(比手勢、誇張表情),讓孩子更投入角色。
步驟五:回顧與交流
朗讀後,帶孩子簡單回顧與分享,例如:
-
今天哪個地方最有趣?
-
覺得哪部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?
-
之後還想挑戰什麼角色?
透過交流,孩子能整理學習經驗、增加自我覺察,也為下一次練習留下期待感。
讀者劇場適合的對象
有基礎閱讀能力的孩子(能獨立閱讀短句或簡單文章)
需要增加語言表達自信的孩子
在團體中需要練習專注聆聽與輪替的孩子
喜歡角色扮演或戲劇活動的孩子
想增加對文章閱讀理解能力的孩子
⭐ 讀者劇場的六大優點
-
增加閱讀流暢性
透過重複朗讀與情境投入,孩子能學習斷句、停頓與語調,讓閱讀更加自然順暢。 -
提升閱讀理解
模擬角色情緒與動機,孩子能更深入理解文本內容與角色語句的意涵。 -
學習聆聽及輪替
演出時需要等待並聆聽其他角色台詞,培養專注力與對話銜接能力。 -
增加詞彙量與句型熟悉度
反覆練習與角色情境帶入,孩子能更自然地使用文本中的詞彙與句型。 -
增加表達自信
角色、情境與台詞明確,孩子不需額外思考如何組織語句,能更安心開口。 -
合作學習
排練與演出需要與同伴協調,練習溝通、合作與社交技巧。
孩子的朗讀能力,不只是把字唸出來,更需要理解內容、帶出語氣,說得自然有感。
透過讀者劇場的角色扮演,孩子能在安全、有趣的氛圍中練習開口表達,同時提升閱讀理解與表達自信唷!
參考文獻
Babacan, K., & Yıldız, M. (2022). The Effect of the Reader's Theatre on Reading Fluenc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of 4th Grad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.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Future, 22, 57–68.
Ferrada Quezada, N., & Jiménez‑Fernández, D. (2021). Outcomes of a Readers' Theatre Program on Oral Reading Prosody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Inquiry, 13(5), 577–588.
語言治療師設計的教具 & 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