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心!孩子這年齡還不會這件事:發展延遲警訊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其發展里程碑,這些指標幫助我們了解孩子的成長是否符合預期。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其發展里程碑,這些指標幫助我們了解孩子的成長是否符合預期。
幾歲要會寫數字?什麼時候會從1數到10?談孩子的數字概念發展
1歲半的寶寶,有90%可以說10個詞,常見的有:爸、媽、阿嬤、抱、ㄋㄟㄋㄟ、水、好、對、謝謝、掰掰、球、狗狗、魚、鞋、車車
兒童學習詞彙的順序是有一定規律的。有些詞彙因為指涉具體事物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,或者發音較為簡單,因此孩子能較快掌握。
幽默感不僅反映了兒童的認知和情感成長,也影響他們的社會互動和人際關係。
「看別人的孩子3歲已經可以自己坐著拼100片拼圖了,我們的還在拿拼圖當疊疊樂🤷♀️」
心理學家Carol Dweck,曾做過一項「拼圖實驗」,想了解孩子在接受不同類型的讚美後,其自我評價心態,會怎麼影響他們看待挑戰及失敗。
「我家的孩子在玩扮家家酒的時候,總是喜歡模仿爸爸翹腳看電視、吃餅乾的樣子,看得我好氣又好笑!」
積木玩具最棒的地方大概就是老少皆宜,且幾乎是每個幼兒園角落的標配吧。但你知道嗎?玩積木的方式也會隨著年紀有所變化,所以看似單純在啃咬、蹂躪積木的寶寶,其實也是依循他們的發展階段在「遊戲」唷。
「我們家小孩小六了還不會綁鞋帶,然後衣櫃抽屜打開就像土石流一樣」
「老師!我前幾天帶我家孩子去親子館,旁邊有個2歲左右的弟弟在拼拼圖,最後拼完了表情一臉得意,我剛好看到,就誇獎他很厲害。」
在英文裡,單位詞大部分用a或是an就可以泛稱,例如:我有一枝筆 I have a pen;我有一顆蘋果 I have an apple...
為了協助家長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成長歷程,我們特別翻譯了美國最新版本的兒童發展里程碑,並將其整理成一份簡單易懂的檔案,與大家分享。
看到親戚家的孩子,1歲已經開始嘰哩呱啦。自己的小孩1歲半了,卻還不會說話,想帶去做語言治療,但家中長輩又說「大隻雞慢啼」,要再等一等。
在語言治療服務的個案中,有構音問題的孩子占了一大部分,我們常常遇到家長詢問孩子的構音問題:「我的小孩洗手都說成擠走、大象都說大降,是臭乳呆嗎?」
你知道嗎?其實孩子說話時的平均語句長度,可以反映其語言能力,且也會依循一定的脈絡發展唷!到底要怎麼知道孩子話語中的字詞量是否足夠呢?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孩子的語句長度。
隨著對早期教育的認識日益增進,有許多家長都已明白「共讀」的重要性,知道與孩子一同閱讀,不僅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,更是增進親子情感連結的好方法。
會幫作品取名,但形體不容易辨識,例如會畫一個圈說是媽媽、再畫一個圈說是學校
對於要不要讓孩子早點入幼兒園,每個家長考量的點都不太一樣,但贊成及反對的原因,主要都環繞下列幾項:
「大家都說寶寶的口腔動作要訓練,之後講話才不會臭乳呆,但我要怎麼知道孩子的口腔動作有沒有正常呢?」
「而且看到偶爾才來的阿嬤還會爆哭,都不給抱,好尷尬啊!😱」
「你好,請問我可以將你們的常用詞彙檢核表製作成excel,分享給朋友們嗎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