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碎念有用嗎?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
故事中,蘇格拉底總是透過「提問」引導人覺察、思考問題,而非直接給建議與指導。透過此方式,主角漸漸學會自己反思、嘗試處理遇到的狀況🧠
.
.
.
.
我們把語言發展相關落落長的文獻,像小書蟲一樣努力啃啃咬咬,變成可口好消化的圖表,並設計對應活動,研發孩子在家就能輕鬆學習的教具 :)
故事中,蘇格拉底總是透過「提問」引導人覺察、思考問題,而非直接給建議與指導。透過此方式,主角漸漸學會自己反思、嘗試處理遇到的狀況🧠
「我每次交待小孩做事,他好像都沒辦法記得全部,忘東忘西的。」
孩子小心翼翼,用手指頭把車子嘟進停車場中,突然,積木全倒了!(啪!沒了!
尤其是升上國小中年級之後,很多孩子在國語測驗中表現不佳,或甚至數學題目看不懂,其實都是因為「閱讀理解能力」有待加強!
在寶寶的理性模仿研究中,我們發現嬰兒會根據情境是否合理,來決定要不要模仿大人的行為。
讓孩子瞭解「食物」與「食品」的差異,並意識到選擇健康食材的重要。國際目前大多採用NOVA食品分類系統(Nova food classification),依照加工性質、程度和目的將食物分成四種等級
今天治療課發現孩子帶了「蠟瓶糖」來上課,雖然他是裝在鉛筆盒裡,一看就沒有要拿來吃的意圖,但還是讓我嚇了一跳,原來網路上說的是真的,這玩意已經流傳進台灣了😮
遇到這種討論容易失焦的狀況,很適合試試看ORID焦點討論法。
雖然大家都知道寶寶喜歡模仿大人,但其實他們可不是呆呆的什麼都模仿,而是會看情況分辨你這動作是有沒有意義,再決定要不要學唷!
有個研究,找來了54名年齡介於13-18個月大的寶寶,並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:努力組、不努力組。
跟幼兒玩的時候,大人要跟孩子同一視線高度。最容易達成的方式是大人席地而坐,實際參與其中,與孩子一起笑、一起玩。而非只是旁觀一般在旁邊站著或在椅子上觀察孩子,偶爾評論幾句。
診間遇到的爸媽,常因為在家觀察到孩子出現某些特定的行為,擔心孩子有自閉症。
「注音好難喔,我們家弟弟ㄅㄉ、ㄣㄥ這種多一隻腳少一隻腳的都分不清楚」
當我們剛踏入數字的世界時,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口訣,不禁讓很多人回想起童年。有韻律的歌謠伴隨有趣的圖像記憶,讓學習過程也變得輕鬆愉快。